2008年2月13日 星期三

三十而立有感而發

看完[大學生了沒]討論人在三十歲時的表現和期待,
看見這些豆蔻年華的大學生再討論著十年後的表現時,心中很感慨,
對她們而言,三十歲的年紀僅僅是角色扮演的過程,並非實際將面臨的問題
想的是人生要達到的角色,像是家庭主婦,夜店老闆,
然而現在的自己早已經超越而立之年,檢視自己現在到底有些什麼?
聽到何戎說自己二十八歲時已經當主播了,並且有個溫暖的家,老婆和孩子,
那自己呢?好像到現在沒有一個成就是達成的,
孔老夫子真是個偉大的發展心理學家
他知道人值三十歲時就會不自主地開始反思現況,
或許最近想成家的念頭就是如此,
回想現有的一切也不能說一事無成,但好像都是做到一半的感覺,沒完成,
這種一半的感覺讓人覺得不踏實,唸書唸一半(還沒有拿到候選人),
工作做一半(兼差),好像什麼都是一半,都可以繼續進展,但也可能都毫無所獲,
但真的就有這樣的比較而已嗎?只有[有]和[沒有]的差別而已嗎?
到底三十歲是怎麼來的?每個人的發展軌跡都和孔夫子一樣,
到三十歲開始成家立業的嗎?不甘心淪為這樣的論斷,
因為身為心理學家不僅要看的是共同性,
個別差異更是我們要突顯的重點,難道過了三十歲後的成家代表著失敗嗎?
who knows? 有誰可以這樣的論斷呢?就像是38歲開始學相聲的大師吳兆南,
所以志向到底何時被確定才適合呢?
難道一定要在某個年齡時所許下的志向才能夠被肯定嗎?
不該如此吧!但是我這樣的言論也或許是合理化的結果罷了~
是種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態~
就是羨幕~若羨幕的心情可以讓現在因三十不立的我有所振作的話,我願意承受~
若這樣的羨幕是一種落井下石的陷阱,我會試著忽視~
不過怎麼又開始一種[願藉明駝千里足]的遠離心情,不想往前只想躲藏的感受~
就這樣一半吧~如同酒瓶裡喝到一半的酒,想的是哪一邊呢?
搖搖擺擺吧~總有一天這樣的搖擺會因摩擦力而逐漸減弱,而達到平衡的一天!

解Hi程度

C-マンション

##HIDEME#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