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4月23日 星期五

Ketamine使用的後果

高職女生集體毒品使用
這是個讓人不想面對的故事,新聞中的高中女生有的為了毒品而販毒,
有的上癮了必須得藉著毒品使用降低戒斷症狀,但無論如何,
他們的確是身陷毒品的禁錮之中,根據Yen, Hus, & Cheng (2007)調查
台灣青少年毒品使用的情況,發現搖頭丸使用者常是多重使用者,
使用盛行率排行榜前三名為K他命、酒精和檳榔....

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

成癮旋轉門(2)

介紹完『毒品的進階現象』後,接下來就是『怎麼樣才算戒癮成功?』
戒癮標準眾說紛紜啊~過去的戒癮專家比較傾向認為『完全不要用』才算成功,
如果這樣的標準下,會有80%的戒治人無法進入醫療系統,
主要是因為戒不掉,就會進入所謂的戒癮旋轉門,
生理戒斷症狀結束後就出院了,但是缺乏如何有效管理心理癮的方法,
而又再度使用而進入醫療或司法單位。
一般來說,毒品戒治者從開始戒癮到真正脫離毒品使用,
大概至少需要來來回回3~4次。所以全有全無的戒癮概念是需要適度的修正

借癮的『旋轉門』~跳脫戒癮的全有全無(1)

大炳三度吸毒遭逮
這個新聞這兩天內大量地被報導,
媒體的焦點都放在大炳『第三次』吸毒&『幫助過他的人都想放棄』,
 新聞畫面裡不停地播放98年4月份的訪問內容,
主播呢?也很機械化的問『為什麼還會再用?』
事實上,這個新聞裡包括了不少的現象:
1.『毒品的進階現象』
2.『到底戒癮的標準』
3.『社會對戒治人的標籤造成自我放逐』
首先,大炳或許可以算是一個毒品的進階現象的案例,
根據統計和研究發現,並非一般人在初期就會開始使用『海洛因』或『安非他命』
通常礙於個人對毒品效果的了解不足和好奇心的趨使下,
讓我們會先以輕度毒品作為入門毒品,例如:『大麻』、『搖頭丸』或『K他命』等,
如果初次或初期使用的感覺不舒服,就有很高的機會不會有成癮的現象,
但是若有旁人的蠱惑和有預期的正向效果出現時,那可能就會有很高的機會成癮
當這些毒品使用到某種程度時,輕度的毒品效果似乎已經無法滿足個人的需求時(稱為耐受性)
就有很高的可能性轉向高階的毒品,例如:糖果、四號仔等,
如果我對該新聞的了解無誤的話,
似乎大炳就是從初期的大麻使用,轉向至安非他命最後是海洛因。
從上述可知,停止成癮的黃金期就是在初次使用後,
如果能體驗到壞處和有信心拒絕便可能擺脫毒品的陰影....

2010年1月23日 星期六

愈吃愈多~小心藥物的耐受性作祟唷

外出買毒時被抓~男子說愈用愈多,沒辦法
這個新聞裡的男子準備了24萬要外出買毒品,
看起來要買的毒品類型頗多,包括:從最入門的K他命、
大麻,到高級的毒品:安非他命,並認為自己已經『非』用不可了
其實這些表現,事實上,均意味著該男子已經有『成癮』的現象,
但是怎麼看呢?

解Hi程度

C-マンション

##HIDEME##